相較于一些復雜的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檢測試劑盒的使用相對簡單,易于操作。只要按照說明書配制好試劑、設置好參數,就可以較快地完成樣品的測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別適合批量樣品的分析。分光光度檢測試劑盒比較便宜且容易獲得,這使得該方法在大規模的常規檢測中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地質、醫學、食品、制藥等多個部門以及環境監測系統。
分光光度檢測試劑盒原理:
1.選擇吸收:許多物質的溶液具有顏色,這是由于溶液中的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造成的。不同的物質因分子結構差異,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能力各異,從而擁有特有的吸收光譜。即使是同一種物質,含量不同時對光的吸收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2.定量依據:基于朗伯-比爾定律,當一束平行單色光垂直照射通過均勻、非散射體系的樣品溶液時,若吸光質點之間無相互作用,且入射光與物質間僅發生光吸收過程而無熒光和光化學現象,那么溶液對該單色光的吸收程度與溶液的濃度及光程長度成正比。儀器通過測定特定波長下樣品對光的吸光度,再依據該定律計算出樣品中目標物質的含量。
分光光度檢測試劑盒的測定步驟:
1.儀器準備與預熱:打開分光光度計的電源開關,讓儀器預熱一段時間,通常建議預熱30分鐘以上,以確保儀器穩定性達到良好狀態。根據實驗要求調節合適的波長,比如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調節到490nm等特定波長,之后用蒸餾水進行調零操作,使儀器的讀數基準歸零。
2.樣本處理與反應體系構建: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要求對樣本進行處理。例如,有的實驗需要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然后依次加入相應的試劑,像先加試劑一和濃硫酸等,并充分混勻。之后可能需要將混合后的溶液置于特定溫度下進行水浴加熱一定時間,如90°C水浴20min,再流水冷卻。
3.測量吸光值:將處理好的反應液放入比色皿中,迅速將其放入分光光度計的光路中進行測量。有些實驗可能在特定時間節點有多次測量要求,如先測定初始時刻的吸光值A1.然后在經過一定時間的反應后再次測定吸光值。
4.數據記錄與分析:準確記錄每次測量得到的吸光度數值,并根據標準曲線或相關公式計算出樣本中待測物質的含量或濃度等參數。如果使用了標準品,也需要按照說明書對其進行同樣的操作和測量,以便繪制標準曲線用于后續樣本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