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更新時間:2017-05-05
點擊次數:249
來自日本、印度和美國的科學家*次觀察到活原代細胞中的脂筏。這些脂筏是負責信號轉導和毒素進入細胞的細胞膜活性成分。
科學家們已經出一種新的熒光探針,證明了“脂筏”細胞膜結構的存在,從而允許研究人員研究毒素和病毒侵入細胞的方式。
為了解決這個謎,研究團隊專注于神經節甘脂行為,該脂質的行為在脂筏中形成過程中起核心作用。
然而,科學家們只是隱約了解神經節甘脂的作用。直到現在,他們缺乏能準確追蹤脂質動作的探針。即使在人造模型原代細胞系統中,以前的神經節甘脂類似物(其中附著有熒光染料)并沒有分割成筏。研究人員懷疑染料是疏水性的,從而改變了神經節甘脂與細胞膜的相互作用。
所以,研究團隊合成了四種完整神經節甘脂。它們攜帶附著在特定位置的熒光標記物。他們確定了能夠模擬真正的神經節甘脂的物質(在模型系統中劃分為筏)。
當團隊將新的類似物插入活細胞,同時使用高分辨率、單個熒光分子成像時,他們終于直接揭示了特定神經節苷脂的作用。
研究人員觀察到神經節苷脂與膽固醇和CD59受體蛋白質形成脂筏的方式。結果證明,這些分子能在幾十毫秒內發生瞬間相互作用,從而形成脂筏,然后迅速移動形成一個新的脂筏。這就是為什么之前沒有人可以在活體原代細胞中觀察到脂筏的原因。
快速導航:
產品中心: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澄瀏公路52號
掃描微信號
Copyright © 2025 上海研生實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滬ICP備11012944號-18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